如何防范未成年人打赏主播

期次:第16期       查看:121

  □赵群彩
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交流与互动平台,为更多人提供了在网络上展现自我与消遣娱乐的机会,用户的打赏也顺势成为直播平台和主播获利的重要途径。然而,近来频繁报出的未成年人巨额打赏主播事件,给家长和社会都带来思考。
  13岁女孩两月内打赏主播25万元、00后女孩三个月内打赏主播65万元、12岁男孩一个月内打赏主播近3万元……这些为博主播一笑的大额打赏背后,些许有一些共同点:一、均是在直播平台上自愿打赏;二、打赏的行为人多是未成年人;三、款项多是从父母的手机上直接支付或是转到自己手机账户上再支付。
  对于孩子大额的自愿打赏行为,父母是否只能自认倒霉?从我国现行法律来看,仍可亡羊补牢,挽回损失。根据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 《民法总则》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而未成年人的打赏行为,既不属于纯获利益的行为,且上万甚至数十万元的款项支出,更是与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力、消费认知能力不符。因此,未成年人的大额打赏行为,在效力上属于待定状态,应由其法定代理人 (通常是其父母)予以追认同意,未经追认或是不予同意的,该未成年人的打赏行为即为无效,父母有权请求直播平台及主播予以返还。
  尽管可以通过法律渠道维护权益,但诉讼耗时较长,诉讼中面临着举证的困难,要证明打赏确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所为,且打赏的款项超出了该未成年人的认知水平,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法律上救济的失败。因此,除了事后补救以外,更重要的应是对过度打赏行为的事前防范。
  亲情陪伴不可少,父母既要关爱子女,也要管好手机。在未成年人大额打赏主播事件中,有的是因为亲情陪伴较少,父母对子女缺少心理上的关爱,当子女在现实中受到的挫败和消极情绪无法排解,而心仪的主播愿意听其倾诉或是有共同遭遇时,未成年人的心情被他人理解,心理需求被满足,便会以打赏的形式答谢主播。而从打赏资金来源来看,多是子女偷偷从父母的手机支付账户划转。打赏之后,孩子通常还会将支付信息删除。由此看来,如何避免未成年人巨额打赏主播,第一关应在父母,既要给子女足够的关爱与陪伴,关注其心理健康和情绪变化,引导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培养子女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要妥善管理自己的手机和资金账户密码,不给“熊孩子”可趁之机。
  学校应加强网络安全教育。适当开展网络安全课程、讲座等,增强学生网络风险意识与防范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新兴事物,理性认识网络主播和打赏行为。随着手机QQ、微信的广泛使用,学校通常将家庭作业等通过网络渠道发给家长,这从客观上增加了学生使用家长手机的机会,因此有必要提醒家长谨防孩子使用手机做学习之外用途。
  网络直播服务平台应担负起社会责任,完善用户准入和打赏制度,利用技术手段防范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在用户准入上,落实实名认证,对未成年用户加以区别标注,设置打赏提醒机制、打赏金额和次数限制,完善管理体系,尽到监管职责。同时,网络主播更不能利用未成年人的心智不成熟而诱导或以其他变相方式骗取未成年人的打赏、送礼,否则,可能会触犯法律,甚至构成诈骗行为。
  全社会应营造健康的网络氛围,理性看待网络直播,不跟风、不痴迷、不依赖。关注未成年人网络行为,确保未成年人在使用网络过程中的心理健康、信息安全和财物安全。
  防止未成年人盲目打赏给家庭带来损失,既要未成年人加强认知和自律,更要社会各方齐发力;既要事后及时补救,更要事前防范遏制,让网络直播打赏回归到理性与法治的轨道上来。